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平台 > 信息服务

庞大商会队伍的新使命
发表时间:2017-04-10     阅读次数:     字体:【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会组织全面恢复,并得到迅猛发展,现在全国有商会协会约7万多家,商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与一般的社会中介组织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商会组织必须真正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不给企业增加额外的负担,同时使企业感到“进门有益”。

新常态下商会服务经济发展的新任务

一是要帮助企业家提高境界、扩大视野、增强使命感,培育新一代。

二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为服务重点。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发展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企业要适应这一转变,必须提高创新能力。而千千万万个中小型民营企业,正是由于缺乏资金、缺乏人才,创新能力弱,面对新常态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商会、、协会要引导企业增加技改和研发投入,要搭建平台,帮助企业疏通融资渠道,培养引进各种人才,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企业才能走出困境,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三是引导企业合理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如果说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阶段后的一种必然状况,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但经济增速下滑,特别是出现连年大幅下滑不是人们所希望发生的。企业的投资行为、资金投向,与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息息相关。新常态下,商会要加强向企业传递产业政策、产业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采取各种形式引导企业资金投向高科技、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整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新常态下商会要有新作为

  商会要承担起新使命、新任务,自身要有新作为。首先要加强商会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方面要提高服务能力。要提高商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尤其是行业商会、协会,应尽量聘用懂行、有经济管理能力、善于与企业家打交道的人员和具有奉献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的年轻人,改变目前普遍存在人员队伍老龄化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允许“一业多会”,实行公开招聘、岗位考核等。以增强商会的活力气息和服务能力。

  二要改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目前,商会的服务工作往往是会员上门要求或根据一些普遍性问题才开展活动,维权工作也一样,往往是会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上门求助,商会才出面帮助。这种被动型服务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新常态下,商会的服务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事后服务与事前服务相结合,大众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依法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同时要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实现这一转变,调查研究是基础性工作。只有深入到企业,及时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才能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做好事前服务,使服务更具针对性,提高服务效果;参政议政也有更多的话语权,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利好政策。

  三要积极承接政府下放的职能。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快,进一步简政放权,大量减少对微观事项的管理,凡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政府开始试行向行业商会、协会等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政府在经济领域下放的职能,其中不少公共服务和管理事项,适合行业商会、协会来承接,比如,政府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水平评价的事项,改由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学会来具体认定。新常态下,商会、协会积极承接政府下放的职能,既提升自身的地位,又能更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

本文内容转自中国商会杂志 ——编辑钟明玉

 
上一篇:“做好“和“做了”的差距
下一篇:老板为什么要加入商会?